國內擬計劃光伏組件出產規范?


核心提示:記者得悉,為進一步規范國內光伏組件出產規范,日前國家質檢總局向國家太陽能光伏商品質量監督查驗基地下發了《光伏組件質量及壽數確保研討》課題任務,以求趕快從組件和電站角度規范建立起有關的質量評價體系。
記者得悉,為進一步規范國內光伏組件出產規范,日前國家質檢總局向國家太陽能光伏商品質量監督查驗基地下發了《光伏組件質量及壽數確保研討》課題任務,以求趕快從組件和電站角度規范建立起有關的質量評價體系。
據了解,雖然光伏行業界已經出臺了鋰電池組件方面的評價規范,但并沒有構成有用的質量操控體系。現在,國內組件商品的質量疑問首要體現在安全和功率確保兩個方面,因為行業界公司很多、良莠不齊,一些組件的質量疑問已經成為困惑終端電站運轉和實際發電量的難題。
25年是國內光伏組件出產商遍及宣稱的壽數使用期。依照組件性能特色,25年后發電功率衰減到80%,才干表現經濟效益,國內通常光伏電站的出資回收期在10年左右,10年以上開端盈余,因而出產商遍及都有25年功率確保的許諾,規模較大的組件出產廠商會提出5年或10年保修期許諾。
但明顯,關于一個行將發動國內使用商場的行業來說,只靠出產公司自個許諾、缺少有關質量規范行不通。“這個保修期許諾好像我們買家電商品,履行的是‘三包方針’,1年包換,3年保修等等。但組件需求接連工作25年,超越許諾保修期后,組件能不能繼續運轉、質量怎么確保,就只能靠出產商自個的約束力了。”21世紀新能源網主編張松說,國家質檢總局發動這個課題應該是想出臺進一步規范,讓使用者一望而知地知道組件是否是依照規范出產出來的,能否確保25年使用壽數。
國家太陽能光伏商品質量監督查驗基地事務負責人王順權通知記者,25年功率許諾不僅是光伏組件出產商關懷的疑問,也是電站出資者、采購商和體系商關懷的疑問,為此檢查基地會發動包括加速壽數實驗在內的一系列監測辦法。
更多>同類鋰電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