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億安時鋰離子電池項目明年初投產


鋰電世界 4月16日,記者在重慶戴徠密客電源公司1億安時鋰離子電池生產項目建設工地上看到,數臺大型挖掘機正在緊張作業,一輛輛大型貨車正在排隊運送土石,前期平場基本結束,已開始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占地近70畝的施工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公司負責人陳先榮表示,預計今年底首期四幢廠房將建成,明年初有望實現部分投產。
“傳統的干電池、鉛酸電池生產污染大,產值低,而新型鋰離子電池生產,幾乎是零排放,產值相對較高。投資電源產業,鋰離子電池是不二之選。”陳先榮介紹,2006年,公司在高安鎮租用原高安糧站的老舊庫房搞起了新型鋰離子電池生產。
“現代電子技術的革新,給新型電源帶來了巨大商機。”陳先榮說,2007年公司正式投產后,當年就創造了3000余萬元的產值。當時,公司主要生產動力和儲能型的鋰離子電池。2009年初,公司再次調整思路,決定放棄動力鋰電池的生產,專攻儲能鋰電池生產,并擴大規模,當年實現產值6000余萬元。同年,該公司被重慶市科委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到2012年,公司僅僅靠租用的不足3000平方米的廠房,創造了一個擁有2條生產線、180余名員工、年產值近1億的高速增長型企業,并在深圳龍華設立了一個銷售中心,產品遠銷東南亞、中東一帶。
隨著生產規模的逐步擴大,原有的廠房已不能滿足公司高速發展的需要,成為了制約公司進一步成長壯大的瓶頸。2012年初,在高安政府的牽線搭橋之下,公司與深圳維多利電子有限公司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出資1億元,興建1億安時鋰離子電池生產項目,并于同年3月成功簽約,入駐墊江工業園區高安集聚區。
據了解,新項目總占地70畝,擬建8幢標準化廠房,59000平方米,配套用房11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達70000余平方米,主攻動力鋰離子電池和筆電配套鋰離子電池。預計今年內可建成首期四幢標準化廠房共30000平方米,并完成設備安裝、調試,并利用今年臘月和明年春節期間,農民工返鄉的契機招工,年初可實現部分投產,提供就業崗位500余個,年產值將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1億元。首期4幢廠房完全投產可實現4.5億元年產值。二期余下的4幢廠房預計明年底可全部建成,并完成設備安裝,2015年實現全面投產,屆時將提供就業崗位1500余個,滿負荷生產年產值有望達到14至15億元。
“公司的發展壯大,與政府的大力支持分不開。”陳先榮說,縣政府近年來出臺了大量有益于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高安鎮政府也提供保姆式跟蹤服務,在用地、用水、用電、用工上給予了企業極大的支持和幫助。他表示,下一步公司將盡快擠入筆電配套市場和新能源市場,把企業做大做強,為墊江的經濟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