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說,在埃安品牌經由了一年時間的重塑和成長后,混改不過是一項廣汽集團基于新能源汽車業務戰略定位及未來發展規劃推出的重要舉措。
然而,縱觀全行業的發展趨勢,當多數沒有彌足技術做背書的傳統新能源車企,屢屢折戟或在混改的道路上停擺,廣汽埃安能以如此穩定的態勢加速進入混改,何止是在于放大其目前在新能源市場上所取得的成就,并使之成為一家“研產銷”一體化的科技公司。
面對加速迭代的時代背景和產業洶涌時,過去一年所積累的經驗,所取得的成績,此時都裹挾著混改的堅定步伐,令廣汽埃安自獨立起就樹立的“發展速度快、發展質量高”的品牌形象愈加深刻之際,更預示著中國新能源產業中,即將誕生出一個不同于人的新能源企業,一個從技術驅動開始,向構建全產業聯動而奮進不已的行業領銜者。
1
混改:從源頭增勢
新能源發展到今天,已經是一場由能源革命而引發的行業轉型。電氣化讓所有人都開始從各個維度尋找新的突破口。可對于多數的傳統車企來說,面對造車新勢力一輪又一輪的投入和擴張,過往的思路往往禁錮住了自己的腳步,同時又在諸多決策上帶來一定的滯后性。
這就導致了,短短幾年內,中國汽車市場的格局被打散重建時,傳統車企在產業的框架搭建上不再具有優勢,更缺乏經驗可言。
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既然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需要創新力,需要加速所有環節的打通,甚至需要從源頭激發整個企業的活力,試問,此時的傳統車企真的不需要擯棄舊有的發展邏輯嗎?
答案顯而易見。對于廣汽埃安來說,隨著品牌在獨立運營一年中取得長足進步,為了完成新一輪的進階,迎來一次徹徹底底的改革,一場酣暢淋漓的改變已是無法避免的。
在公告中,一方面,廣汽集團向廣汽埃安增資;廣汽乘用車以生產設備等實物資產向廣汽埃安增資,另一方面,廣汽埃安則以支付現金并承擔負債的方式購買廣汽研究院、廣汽乘用車等主體的純電新能源領域相關無形資產、固定資產等,廣汽埃安將承接廣汽研究院純電新能源領域的研發人員,并將以部分資本公積轉增注冊資本。
可見,混改走到這一步,藏于廣汽埃安飛速成長的背后,是信心,更是出于對自我革命的堅定決心。
不可否認,自從造車新勢力一個接一個IPO,開始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展開下一場“孰能占據高位,誰又將被打回原型”的對決,中國新能源發展的天平似乎已經從傳統車企這面向另一邊傾斜。
但可喜的是,從廣汽埃安獨立后展露的種種強勁態勢,我們卻發現,作為一家自2017年就緊跟產業同頻共振,從未落入政策陷阱的技術取向性車企,其在這一刻已從當年的一枚“萌新”成長為一個極富前瞻性和野心的前輩。
“混改”只會是一個開始。在打造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王者之路上,無需像那些急功近利之流完全仰賴外部輸出,無需完全借助政策之力擴大市場,我相信,廣汽埃安這個被外界視為“行業黑馬”的非典型新勢力,足以練就優于所有同行的強勁臂腕。
畢竟在擁有彌足技術儲備的基礎上,完成混改后的廣汽埃安,將在全新的企業機制下,擴充自身的實力徹徹底底地完成自我的升華與蛻變。既然現實在告訴我們,中國車市浮躁背景下,亟需一個擁有傳統汽車制造業背書,卻又在新能源產業中鶴立雞群的強者出現。那么,廣汽埃安,定當義不容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