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啥是電化學?”
“學文科的小編覺得
這題有點超綱……”
其實
“電化學”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
從電動汽車電池
到集成電路加工
再到鋼鐵鍍鋅等工業應用
這背后都有“電化學”
在默默地發揮作用
當然
“電化學”的威力還不止于此
小到智能手機,大到儲能電站
到處都有它的身影
“電化學”
是改變人類生活的重要科技
那么,問題來了
小編今天為什么blabla
說了這么多“電化學”的事情?
因為,在哈工大
電化學工程系迎來了60歲生日
這個系是我國較早從事
電化學工程研究與開發的單位之一
被譽為
中國化學電源行業的“企業家搖籃”
從建立專業至今共獲得
國家級科學技術獎勵6項
省部級獎50余項
在新能源汽車、儲能及表面處理等領域
貢獻著哈工大力量
今天,小編就帶你一探究竟!
?+
+
揭秘
一次性get電化學應用
哈工大電化學工程系研究的項目
應用在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
電池和電鍍是電化學的兩個重要分支
我國首款
將泡沫鎳作為電極的可充電池
就出自哈工大電化學工程系
?+
兒童玩具和遙控器用的堿性干電池
手機和平板電腦用的數碼類電池
汽車用的鉛酸蓄電池
電動車用的動力類鋰離子電池
“大風車”用的儲能電池
也都是我們研究的領域
我們開展的電鍍技術研究
可以讓金屬制品不再銹跡斑斑
可以讓手表、飾品閃閃發光
可以用來修復汽車、飛機零件
提高其耐磨性
可以用于艦船表面防腐
可以用于芯片和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
?+
+
開創
從“一無所有”到快速發展
20世紀50年代初
學校積極響應國家戰略急需
敏銳地發現電化學專業
在國家工業發展中的重要性
1956年
哈工大開始籌建電化學專業
1958年
盧國琦老師被選派前往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學習電化學專業知識
開啟了哈工大電化學專業建設的序幕
1960年
哈工大電化學工學專業開始正式招生
首屆招收兩個班87名學生
一批優秀教師調入本專業
一批畢業生響應國家號召
齊聚哈工大
為專業發展注入青年力量
1962年,電化學教研室成立
盧國琦老師擔任主任
1964年
專業教研室教師已達20余人
1964年電化學教研室教師合影
1960年至1965年,在盧國琦老師的帶領下,一大批優秀教師,秉承“國家需要,我就去做”的信念,攻克了教學和實驗室建設一系列難關。創建專業時一無所有,他們便自己編撰教材、組裝實驗設備、擴建實驗室,專業建設初具規模。
1965年7月,首屆電化學工學專業本科生畢業。
1965年電化學工學專業首屆本科畢業班合影
專業在發展過程中,幾經更名,但始終保持電化學特色,在專業和學科建設的道路上從未停歇——
1985年,首屆應用化學學科碩士生畢業;
1999年,本科專業更名為“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
2004年,首屆應用化學學科博士生畢業;
2007年,專業設立博士后流動站;
2008年,被教育部認定為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
2010年,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2016年,更名為電化學工程系,“放電”系發展邁上新臺階;
2019年,首批入選教育部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
?+
+
探索
一切為了國家需要
對科研方面的探索,電化學工程系交出的成績是:
1981年,胡信國研究的“一步法無氰鍍銅”項目,解決了傳統技術污染嚴重及工藝復雜、鍍液不穩定等問題。該項目獲國家發明三等獎。
獲獎證書
1981年,王紀三的“銀鋅電池脈沖化成新技術”成功應用于有關衛星和扣式電池上,為國家急需的小體積、高容量電源和民用電池工業解決了“老大難”問題。
1984年,哈爾濱工業大學電鍍研究設計中心成立。
1989年,屠振密等人合作研究的“鈦及其合金直接電鍍工藝”通過鑒定。研究成果對提高航空航天及其他領域鈦材料產品的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1989年,王紀三等研制的國內獨創新型鎘鎳電池,成為中國第一塊新型高能量鎘鎳電池。1992年,相關成果在錢學森院士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的信中,將其作為案例進行匯報。
錢學森院士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的信件
此后,多項重大標志性成果不斷涌現,專業發展捷報頻傳:
“Ni-P-PTFE非晶態合金復合層防腐防蠟油管”“高可靠長壽命鋰離子電池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鉛青銅軸瓦電鍍鉛、錫、銅三元合金新工藝”項目獲國家發明三等獎。
“氟硼酸體系電鍍廢水的處理”“高效、高速、低溫工程鍍鉻工藝”項目獲國家發明四等獎。
2015年8月,承辦“第十八次全國電化學大會”,來自全國240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的近2000名代表參加大會。
第十八次全國電化學大會會議現場
2017年,電化學工程系主辦“第一屆先進電池技術論壇”。該會議現已成為國內電池行業最具影響力的年度大會之一。
第一屆先進電池技術論壇與會代表合影
2019年,屠振密獲中國表面工程行業“功勛人物”榮譽稱號。
2019年中國表面工程行業“功勛人物”頒獎儀式
……
所有成績的取得
都是一代代電化學人
以國家需求為己任
追求卓越
勇攀高峰的生動寫照
?+
+
傳承
電池行業的“企業家搖籃”
哈工大電化學工程系,被譽為電池行業的“人才輸送庫”。
早在1963年,中船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成立,該所主要承擔船舶電力推進系統及設備、特種電池研制任務。電化學與化學電源訓練班定向為該所培養人才,成為該所化學電源方向的中堅力量。
1973年,為提升國家鉛酸技術骨干理論知識水平,電化學專業開辦全國鉛蓄電池短期培訓班,培訓各地技術骨干。
近年來,累計為國家電化學領域培養本科生2300余人、碩士研究生700余人、博士研究生400余人。此外,還為行業培養了300余名工程碩士、博士。
截至目前,共培養國家級人才、大學黨委書記、大學校長、國家級科研院所所長等30余人,行業內知名企業董事長、總經理、總工程師等50余人。
電化學工程系學生正在做實驗
改革開放40余年里,我國電化學工程領域取得日新月異的發展,哈工大電化學人,始終貢獻著重要力量。
2022年,“首屆全國大學生電化學測量技術競賽”在哈工大舉辦,來自全國118所高校的1700余名學生報名參賽,助力電化學行業后備人才培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當前,電化學儲能大時代來臨
新的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哈工大電化學人
秉承以國家需求為導向的理念
在各自的崗位上
繼續描繪著精彩畫卷
在各個領域
為國家電化學事業發展作出貢獻
哈工大電化學工程系
從無至有,凝心聚力
歷久彌堅,捷報頻傳
回望60年
碩果累累,人才輩出
面向新征程
電化學人必將踔厲奮發
再立新功!
【責任編輯:曹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