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民投”效應遍地開花 光伏領域已形成核心商業模式


鋰電世界 “中民投”效應正在逐漸浮現。
目前,全國各地已有七八個“省民投”成立,還有一些正在籌備過程中。“民間投資下滑的同時,中民投的投資在不斷增長。這一點讓大家意識到了資本抱團的意義所在,目前,資本和人才的雙重聚合正成為趨勢。”在年度股東大會期間,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民投”)董事局副主席孫蔭環告訴記者。
中民投披露的數據顯示,截止今年6月底,中民投集團整體資產規模已自年初的1440億增長至1950億。較2014年8月21日成立之初實繳資本335億元,兩年過去,中民投資產規模增加了5倍。
“我們產融結合的思路更加清晰,金融方面,保險、資管、租賃三大金融平臺漸浮水面;產業方面,新能源、大健康和建筑工業化成為未來三到五年的重要發力方向。結合一帶一路的概念,我們會在國內和國際市場上聯動布局。”中民投總裁李懷珍表示,中民投的資本回報率在行業中處于中上水平。
產融結合全球布局
經過兩年時間的探索和布局,中民投三大金控平臺和三大產業模式的布局已初具雛形。
從金控平臺布局來看,保險+租賃+資管是中民投的核心發力方向。李懷珍表示,中民投將以新加坡為中心,打造國際化的大型保險平臺。今年上半年,思諾保險收購案已完成交割,中民投會幫助其進入亞太市場;在租賃方面,一方面,中民投將在國內繼續做大中民投租賃,成為融資租賃領先企業,另一方面,香港也將作為中民投打造金融租賃中心的重要依托,通過發展租賃業來服務國內產業升級,成就國際化金融租賃平臺;在資管方面,中民投將在境內外建立資產管理中心,為在海內外投資的中國投資者進行專業資產管理。
從產業布局來觀察,中民投的產業發展戰略則將進一步聚焦新能源、大健康和建筑工業化。
以新能源光伏為例,從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到項目選址,再到前期的立項審批,乃至開工建設,中民投在不到一年便已完成。“我們在光伏領域已經形成了核心商業模式,寧夏鹽池項目也將成為全球最大單體光伏電站。”李懷珍說。
在中民投的戰略布局中,大健康行業與租賃、物業板塊將深度結合起來,“物業公司我們已經有近2億平米的管理面積,今年底可以達到3.5億平米,我們的設想是,以物業為切入口,將養老、保健、金融全都注入進去。”李懷珍告訴經濟觀察報,物業管理水平提升之后,將有利于推進和實現對業主信息的大數據沉淀,“數據足夠充分之后,對用戶健康、養老、理財等各方面需求就能進行精準捕捉,同時有利于我們的客戶分層,方便我們針對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提供精準的服務。我們的物業服務現在已經進入全國前三,用不了幾年,力爭全國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中民醫療目前也正處于籌建階段,預計今年成立。
中民投在建筑工業化的布局則基于“供給側改革”的考量。2014年,中民投成立當年就在長沙成立了建筑工業化基地,近日,中民投旗下中民筑友統計稱目前已申請600余項科技專利。李懷珍透露,到今年年底,全國將實現6個工業化建筑基地,明年的目標超過10個,“要做就做中國最大的裝配式建筑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中民投的邏輯版圖中,境內外布局保持同步發展,已實現多點落子。
今年4月中民投國際斥資25億美金完成了美國思諾保險的收購,中民投資本與全聯房地產商會旗下Elite基金攜手開發美國房地產投資機會;在歐洲,2015年,中民投與第一太平戴維斯成立基金,投資歐洲不動產市場,中民通航與盧森堡通航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開發全球通用航空市場;而在亞洲,與韓亞銀行在天津共同設立中民投租賃,中民投國際在新加坡注冊成立,中民金融、中民筑友、上置集團在香港上市……
中民投效應
值得一提的是,受到中民投模式影響,各省市也成立了“地區性民投”。
作為中民投股東之一,重慶宗申產業集團董事長左宗申主導了渝民投的發起,2014年底,中民投成立之后不久,渝民投即在重慶發起設立。迄今為止,運營時間已超過一年時間。
而渝民投之后,2015年4月,由正泰集團、富通集團等8家浙江大型民營龍頭企業和工銀瑞信共同發起成立浙民投;今年6月,紅豆集團、沙鋼集團、協鑫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等11家民營企業發起設立了蘇民投,“地區性民投”大有星火燎原之勢。“全國目前估計有七、八家省民投已先后發起設立,不得不說中民投確實發揮了帶動意義和示范作用。中民投的設立初衷和運作經驗給大家帶來了一些觸動,讓所有人都深刻地意識到,資本和人才的雙重聚合將成為未來趨勢。而一定要分個先后的話,資本的聚合能夠帶來人才力量的聚合。”左宗申告訴經濟觀察報。
李懷珍認為,資本抱團之后,企業獲得了更強的資質和信用并形成了更強的企業品牌,這種品牌效應集中體現在人才聚合、項目獲取和資本市場認可幾個層面。“中民投發起設立的股東是59家知名民營企業,而今是60多家。所有經營環節都是委任頂級的專家來參與完成,走的是專業化路線。因為中民投的品牌,全國乃至全球的精英都被吸引和聚合到這個平臺上來。由此帶來的良性循環是,在獲取項目的過程中,合作方也對我們有很強的信心,資本市場上也給了我們很好的品牌溢價。”李懷珍表示。
李懷珍認為,各地民投遍地開花的趨勢對中民投而言,恰好構建了強大的互補空間。“過去這段時間大家一致在關注民營企業投資下滑的問題,短期來看這確實是一個階段性不可避免的現象,但其實民營企業資金十分充裕,投資意愿也十分強烈,只是在當下還沒有找到新的增長點和新的模式。”李懷珍說,“各地省民投對于當地資源項目的整合和把控能力肯定是有優勢的,中民投國際化以及跨行業跨地域的整合能力優勢相對明顯,這就給我們彼此帶來了很大的合作空間。”
李懷珍透露,在部分項目的合作上,中民投和各地省民投正在商討合適的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