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30臺搭載國家電投氫能公司“氫騰”品牌氫燃料電池系統的宇通大巴正式交付氫動力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即將開啟延慶綠色交通保障之旅。
交車儀式現場同時展示3架搭載“氫騰”空冷燃料電池系統的中國商飛無人機——靈雀-H、ET120、GT30。三架無人機將與氫能大巴“空地聯合”,為延慶提供冬奧期間電力系統巡檢和運力保障。
這只是今年國家電投集團相關業務在各地多點開花中的一件。
從2016年開始,國家電投啟動對氫能的研究和布局,隨后成立國家電投氫能公司,目前整個集團已形成制氫和燃料電池兩大板塊,制氫業務由集團和相關兄弟公司及合作單位負責,燃料電池業務主要在氫能公司體系里。
在技術端,為自主掌握材料供給,國家電投氫能公司向上游延伸,逐步實現了不少技術突破。比如催化劑、質子交換制膜、氣體擴散層、膜電極、雙極板都完成產業化內循環,下一步會對外開放產品合作。用氫能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張銀廣的話來說,國家電投是我國燃料電池六大核心技術唯一一家實現全自主化的企業。
在產品端,國家電投集團兩大板塊有系列產品推出:燃料電池產品線,包括空冷和水冷電堆及系統;制氫板塊有PEM制氫電解槽及系統。
*國家電投材料技術及兩大產品線
在生產端,國家電投氫能公司燃料電池業務以北京為研發中心,于寧波、武漢等地建成量產基地,黃河流域、廣東等地的區域基地預計也會相繼投入運營。制氫業務線,11月與吉電股份(000875.SZ)等合資開展PEM水電解制氫設備研發、制造。
市場方面進展最多。今年4月在寧波率先下線20臺公交大巴,隨后派出10臺氫能公交服務博鰲論壇;9月,4臺氫能大巴投放廣西南寧;10月,5臺燃料電池公交車于深圳投入運營;同月,全國首臺氫燃料電池混合動力機車在內蒙古錦白鐵路正式上線。
資本層面,國家電投氫能公司年初披露完成2.5億元A輪融資,農銀國際、國開裝備基金、三峽資本、東風資產等國資和產業資本入伙。目標成為氫能“獨角獸”企業的國家電投氫能公司已制定了明確的資本化路徑。
在明年2月前,將有約200臺配備“氫騰”發動機的燃料電池大巴服務延慶地區,車輛計劃用于班線和旅游運輸等場景。張銀廣透露,計劃5年內借助車輛運營平臺氫動力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在京推廣3000輛氫燃電池汽車。
氫能公司一位負責人對香橙會研究院表示,雖然今年公司陸續投放了多批氫能公交車輛,但這些只是示范性項目,公司燃料電池業務未來會以更商業化的視角,力求做到無補貼情況下與燃油車平價。客運領域的班車和旅游車,物流領域的牽引車和城配,市政領域的渣土車等等,會是公司業務拓展的方向。
與張銀廣所說的“獨角獸”呼應,這位負責人強調,在我國燃料電池汽車市場占有率上,國家電投氫能公司一定要做到頭部。
通過發展氫能,構建可再生能源發電與氫能供給的電氫體系,在供給側推動可再生能源規模發展,在消費側實現交通分布式功能等領域的化石能源替代,實現能源時空轉型和區域平衡,保障國家能源供應安全,推進實現碳綜合,這是國家電投集團“雙核驅動”打法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