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簡單拒絕新能源合資,而要考慮共同進行新技術開發。開放是必然的,但一定打擊“短期賺錢”的想法。曾經為中國搖擺的跨國車企大眾汽車,經過一段猶豫期之后,最終決定冒險。6月29日,大眾在北京發布了更為清晰的電動車在華戰略。不斷變化的客戶、不斷變化的使用模式,以及不斷變化的環境,大眾汽車在順應電氣化、數字化、自動化趨勢中,制定了在華“三步走”戰略規劃。
在2019年,大眾將靈活建立新能源汽車家族,通過進口和國產擴展新能源車型、以現有車型為基礎、創建中國生態系統。在2019-2020年間實現電動互聯。也就是說,基于當前平臺研發全系列新能源車型,所有大眾汽車品牌車型實現全面互聯,并以創新服務拓展生態系統。2020-2025年這五年,大眾將推出全新的大眾汽車品牌。包括推出采用電動車專門平臺的純電動車全產品陣容、領先的汽車服務、實現3級至5級自動駕駛以及全新的用戶體驗。
馮思翰表示“大眾作為最早的中國市場開辟者,在這個市場已有了30年的經驗,我們的產品、服務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我們未來的電動車產品都將百分百的滿意之后,再交付消費者駕駛,而不是用消費者去做實驗,而且大眾汽車品牌還會提供360度全方位的服務,這也是我們向客戶所做出的承諾?!?br />
按照計劃,大眾將在2020年之前推出17款新能源車型以及引入MEB純電動平臺以完成電動車戰略布局。在這17款車型中,將會有13款基于現有的MQB、MLB平臺進行開發,未來還將會引入MEB平臺的4款純電動I.D.系列車型。此外,大眾也在積極與本土上下游企業合作,更加積極適應中國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