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猛獅科技與在加拿大從事鋰礦勘探的metalstech公司(以下簡稱MTC)簽署約束性協議,將認購后者股份1000萬股。
MTC日前在澳交所公告稱,已與猛獅科技達成戰略性投資交易。猛獅科技將以每股30分澳元價格收購MTC 1000萬份新股,投資金額300萬澳元(約合人民幣1500萬元)。
猛獅科技是深交所掛牌上市企業,市值超過100億元人民幣。近期猛獅科技宣布投資30億人民幣用于建設高端鋰離子電池業務。目前,猛獅科技在福建詔安和湖北宜城建有兩座大型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福建詔安基地已經投產,預計在2020年將達到16GWh的年產能。猛獅科技將具備生產圓柱、方形鋁殼、軟包等多種形式高端車用動力電池產品的能力。
除此之外,猛獅科技在儲能業務上也有較快發展,目前在海外投資了多個大型儲能項目建設工程。與此同時,猛獅科技在國內的新能源汽車業務上也有較大突破,和東風裕隆聯合發布了自主研發的裕路EV2,并計劃同東風裕路在三年內聯合推出至少5款電動汽車。未來新能源汽車業務和清潔能源業務,將為猛獅科技帶來巨大的市場體量。
MTC在加拿大魁北克有多個鋰礦項目,并計劃建造碳酸鋰與氧化鋰加工廠。目前猛獅科技正與之就項目股權投資進行商談。
MTC表示,公司將協助猛獅科技逐步增持股份,包括引介第三方股東或證券咨詢機構,助其再購買500萬份MTC股份。雙方約定,如果未來一年內持股達12.5%,猛獅科技將有權參與更多配售并就項目出資獲10%權益,到15%將可獲董事席位。
電池中國網了解到,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鋰、鈷等稀有資源價格飛漲。我國雖然是富鋰大國,但國內鋰礦藏開采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據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綿平透露,目前我國70%鋰礦石依賴海外進口。因而掌握上游稀缺礦產資源對國內新能源企業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基金新能源汽車創業投資子基金合伙人兼總裁方建華認為,鋰、鈷資源的稀缺性加上行業剛性需求線性增長的矛盾短期內難以解決,材料的價格就會居高不下。而電池企業布局上游稀缺資源,將有利于企業維持原材料價格穩定,保持企業利潤。同時布局上游資源也有利于企業市場估值提升,便于企業吸引投資。
如今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選擇布局海外礦產資源。比如,繼入股澳洲Altura礦業后,堅瑞沃能7月份與澳洲Altura礦業簽訂了承購銷協議,目的是鎖定上游原材料的供應,避免上游原材料供應緊張對公司經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長城汽車同澳大利亞鋰礦開發商Pilbara 也簽署了戰略協議,長城汽車通過向Pilbara 提供2800萬澳元戰略投資及5000萬美元融資支持,獲得了上游鋰礦資源的部分話語權。此次猛獅科技戰略增持鋰礦公司MTC,無疑將對公司未來發展起到積極正向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