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世界 鋰電池需求的快速增長,引發了新的供給投放,新資源的開發,可能導致鋰資源價格逐步上漲。
隨著鋰電池性能比的不斷提升,鋰電池在儲能后備電源領域、新能源汽車燈領域的需求越來越旺盛,替代傳統電池的趨勢越來越明朗。
2012年底中國鋰離子動力電池數量達到105家,而2008年時僅為10家。這也導致產能急劇擴張,天津力神研究院動力電芯開發部部長張娜預計,2013年動力鋰電池的產能為40億安時,預計2015年100億安時,2017年200億安時。
不過,全球部分現有供給因前期價格低迷而停產,且全球范圍內幾乎沒有新產能投產。業內人士認為,鋰資源的供應缺口或需鹽湖產能大規模釋放填補,而鹽湖的鋰儲量占據了全球儲量的60%。未來,全球供給或出現“鹽湖為主、鋰輝石和鋰云母為輔”的格局。
此前,天齊鋰業向上游延伸收購了澳大利亞鋰礦泰利森,主要就是看中了該礦山在全球鋰資源(包括鹽湖和礦山)供應中占據34%的市場份額。
而低品位鋰精礦、鹽湖、鋰云母礦的鋰資源開發,是高成本的產能開發。華泰證券測算,隨著新資源的開發,碳酸鋰行業的編輯成本將逐步抬升,預計2013年在2.5-3萬元/噸,至2016年將提高至4萬元/噸。由此,在需求推動下,鋰資源價格有望穩步抬升。不過,鋰產品價格漲幅并不相同,鋰精礦價格漲幅大于電池級碳酸鋰和工業級碳酸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