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鉛酸電池行業給人們最多的映像是“漲價”,2012年它再次引發我們關注的仍然是價格的變動,這次卻是“降價”。對于鉛酸電池價格經歷的過山車式的劇變,我們不得不正視這個行業的發展現狀。2011年以前,旺盛的市場需求催生出大量的電池企業,由于缺乏規范,很多小企業并不具備規模生產的條件,在生產的過程中存在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產品質量差等現象。
隨著“血鉛”事件的警鐘敲響,鉛酸電池產業開始面臨整個社會的考量。隨之而來的行業性規范政策的出爐,將野蠻發展的鉛酸電池產業引入了規范發展的車道。國家四部委相關政策的出臺在短期內使整個產業停滯發展,由此也引發了相關鏈的發展,尤其是以鉛酸電池為動力供應的電動車自行車。
隨著時間的推移,2011年“政策環境”影響正在遠去,本以為行業會步入更加穩健的發展期,然而,新一輪的行業洗禮接踵而至。
在政策導向的規范之下,只有少部分的鉛酸電池企業得以生存,對于部分主導型企業而言,由政策帶來的行業大清洗并非是一場災難,而是一場期待已久的洗禮。2012年,為數不多的電池企業已經恢復元氣,甚至擁有高于以往任何時候的生產能力,在主導品牌的率先發起后,一場來勢兇猛的價格戰一觸即發。
2012年,在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很多行業都充斥了赤裸裸的價格戰,以京東、蘇寧、國美、天貓等為主角的電商大戰,以小米、華為、中興、HTC、三星、sony等為代表的智能手機,甚至于平板電腦、服裝行業都在進行一場規??涨暗妮^量。
近幾年來,鉛酸電池產品本身沒有太多的技術革新,包括無鎘電池在內,行業并沒有單個品牌擁有突出的技術和研發優勢。因此,行業競爭的直接武器便是價格戰。價格戰是行業洗牌的推手,同時也會將行業推入惡性競爭的死胡同。鉛酸電池行業同樣如此,沒有了利潤,很多品牌和企業將被淘汰,缺乏更加積極的競爭環境,對于主導品牌而言并非是一件好事。就目前行業的發展現狀而言,我們倡導更加積極健康的競爭格局,主導品牌不應將市場占有率視為終極目標,主動提高整個產業的溢價能力,創造更加積極的競爭環境,在這個過程中強化自身的主導地位才是更加明智的選擇。
電池行業的溢價能力逐步調高,這是行業轉型發展的必然趨勢,只有可觀的利潤才能使行業走向繁榮,給相關產業鏈更好的產品,消費者的權益得到有效保障,由此整個行業才能更加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