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世界 我國車用動力電池尚未出現大規模報廢的情況,因此尚未建立專業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汽車用動力電池與消費類電子產品中的鎳氫、鎳鎘、鋰電池的回收處理路線基本相同,主要提取鎳、鈷、稀土元素等有價值的金屬,
目前大部分國家(包括美國、歐洲等發達地區)尚未建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體系。但近日有報道稱,歐洲計劃投入300億歐元開展動力電池回收研究。另據報道,美國能源部近期資助950萬美元給托斯寇(Toxco)公司,以支持其建立美國第一家鎳離子蓄電池回收再利用工廠。我國已基本具備相應的回收處理技術。但回收體系建立滯后。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明確提出要制定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辦法,建立動力電池梯級利用和回收管理體系。
廢舊電池內含有大量的重金屬以及廢酸、廢堿等電解質溶液,如果隨意丟棄,廢舊電池滲出的重金屬會造成江、河、湖、海等水體的污染,間接威脅人類的健康。因此,回收處置廢電池不僅處理了污染源,而且也實現了資源的回收和再利用。
相對而言,鋰離子電池由于工作電壓高、體積小、無記憶效應、自放電小、循環壽命長等優點,得到廣泛的認可,廢棄鋰離子電池中通常含鈷5%~15%,鋰2%~7%,鎳0.5%~2%,其回收再利用價值相對較高,鋰離子電池中還含有六氟磷酸鋰等有毒物質,會對環境和生態系統造成嚴重污染,鈷、錳、銅等重金屬通過積累作用也會由生物鏈危害人類自身,極具危害性。隨著鋰離子電池應用的越來越廣泛,回收鋰離子電池中的有價金屬、減少對環境造成的污染、緩解資源匱乏等問題,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和經濟意義。
對電池生產者而言,應對含有危險廢物的電池進行標識,表明有害物質的種類和含量,以便于分類回收,同時生產者也要不斷改進電池的生產工藝,減少電池中重金屬等有害成分的含量。同時加強技術研究開發,加大對廢舊電池回收利用技術應用的研究,研制出投資小、污染少、處理效益高的新工藝,同時,從電池生產的源頭控制有害成分的含量,加快環保型可充電電池的開發,減少電池的廢棄量。
今后,廢舊鋰離子電池的資源化技術研究將會更加全面和成熟,我們應該加強廢電池的環境管理,使處理技術朝著低成本、無二次污染的方向發展。同時走發展新型綠色環保電池之路,使生產和再生利用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真正做到利于民又無害于民,無害于自然。
廢舊電池回收標準亟須規范
2013-01-22 瀏覽:1143